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積極發揮中小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企業保經營、穩發展,共渡難關,經市政府研究決定,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加大財稅金融支持
(一)加快支持企業項目資金兌現進度。各項目主管部門要建立項目申報綠色通道,優化流程。對資金下達到我市的項目,財政部門第一時間撥付資金,盡快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切實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責任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
(二)擴大“銀稅互動”受惠規模。將納稅信息信用評為A級、B級的個體工商戶和M級企業擴充到信用貸款范圍,力爭實現服務350戶納稅人、貸款4億元的目標,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責任部門:市稅務局、市財政局、市金融辦、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通化銀保監分局)
(三)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于1.6%。支持貸款發放時以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減100基點設定貸款利率上限,并鼓勵以低于貸款利率上限的利率發放貸款。(責任單位:市金融辦、市財政局、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通化銀保監分局)
(四)加強金融周轉服務。進一步發揮我市應急周轉基金的作用,大力推廣銀行無還本續貸業務,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到期還款困難的企業,合理延長還款期限,降低企業還款壓力,積極提供無還本續貸或轉貸資金“過橋”服務。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不得抽貸、壓貸、停貸、斷貸,對疫情防控相關物資進口、捐贈等跨境人民幣業務開辟“綠色通道”。(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通化銀保監分局)
(五)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鼓勵各銀行機構通過壓降成本費率,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減少企業資金壓力。(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通化銀保監分局)
(六)保障開復工(項目)企業資金需求。各金融機構要積極對接企業,加強與受疫情影響企業溝通聯系和線上對接,強化重點項目、中小微企業復工金融服務。創新服務方式方法,靈活通過電話、微信等渠道以及全省線上線下融資一體化平臺、“百行進萬企”活動等,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民銀行通化市中心支行、通化銀保監分局)
二、有效穩定職工隊伍
(七)落實援企穩崗政策。全面落實失業保險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政策,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當地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政策執行期限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將因受疫情和延遲復工影響損失較大和積極復工生產的參保企業納入重點支持范圍,可優先發放,切實減輕其損失,支持其吸納和穩定就業。(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社保局)
(八)積極拓寬企業招聘渠道。加強與新通化網合作,推動線下招聘活動轉向線上。疫情期間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主動征集企業崗位信息,利用基層平臺、各類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為廣大用工企業提供免費招聘服務。(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社保局)
(九)緩繳養老和失業保險費。用人單位因疫情原因逾期辦理職工2020年參保登記、繳費等業務的,允許疫情結束后補辦,補辦應在疫情解除后3個月內完成,不收取滯納金,不影響個人權益記錄。(責任單位:市社保局)
(十)容缺受理社會保險業務。對采取網上辦理、掌上辦理、電話辦理的業務,可待疫情結束后補送材料,各企業不再履行相關簽章程序。2019年12月1日以后解除勞動關系的失業人員申領失業保險金暫不受60日限制,待疫情結束后,按照相關規定順延辦理。(責任單位:市社保局)
三、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十一)降低納稅人成本費用支出。大力宣傳網上辦稅、郵寄送達服務方式。積極開展網上申領、代開發票業務,免費為納稅人快遞送達。(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十二)延期繳納稅款。對確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由納稅人在繳納稅款期限屆滿前提出申請,稅務機關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十三)及時減免稅費。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郵政快遞收入免征增值稅;對相關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免收注冊費,加大對藥品和疫苗研發的支持。因疫情原因,導致企業遭受重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重大影響,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可依法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減免。(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十四)提高退稅辦理效率。對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扣除,全額退還此期間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出口企業,依法依規加快退稅受理審核速度,盡最大可能、最大限度給予出口企業稅務支持。(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十五)緩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中小企業,按規定經批準后,可緩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最長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滿后,企業足額補繳緩繳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間不收滯納金,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責任單位:市醫保局、市稅務局)
(十六)建立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幫扶機制。通過微信、熱線等方式,及時協調解決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對重大事項,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專題研究。(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十七)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賬款長效機制。持續推進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各級政府、國有企業要依法履約,避免形成新的拖欠。(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 局)
(十八)扶持中小企業創業園發展。對在疫情期間為承租的中小企業減免租金的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基地等各類載體,優先予以政策扶持。(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四、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十九)政務大廳服務“不打烊”。改變政務服務模式,采取“急事網辦、節假日約辦、特事特辦”的方式辦理各類事項。急事網辦,確保咨詢熱線暢通,隨時遠程指導網辦;節假日約辦,撥打政務大廳預約服務熱線,先預審后辦理;特事特辦,對于疫情物資生產企業,開辟審批綠色通道,隨時約辦,加急辦理。(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局)
(二十)優化項目審批。組建項目服務團隊,開通項目服務熱線、微信群等線上助企渠道。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全面實施線上審批服務,集中研究項目具體情況,幫助企業了解審批標準和要求,制作提供“一企一策”全流程導引圖,精準指引項目審批,保證項目審批高效推進。(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局)
上述政策措施支持對象為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企業。本通知政策執行期自發布之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中央、省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遵照上級政策執行。
通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2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